《浪浪山》破亿海报被指抄袭《哪吒2》,视觉风格与元素设计引争议
视觉雷同:从“火焰水墨”到“动态构图”
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的破亿海报以红色为主色调,中心角色手持火焰武器腾空而起,背景为动态水墨波纹,整体风格与《哪吒2》此前发布的“红蓝水墨碰撞”概念海报高度契合。网友对比发现,两者在以下细节上存在显著相似性:
- 色彩运用:均采用“红+蓝”的对比色系,通过水墨晕染强化视觉冲击力;
- 构图逻辑:角色均位于画面中心,武器(哪吒的混天绫/浪浪山主角的火焰刀)呈动态延伸,形成“视觉引导线”;
- 元素设计:背景均融入传统水墨纹理,且火焰与水波的动态效果高度相似。
动画行业设计师李明指出:“《哪吒2》的水墨风格经过特效团队一年多的技术攻关,仅‘混天绫双形态’设计就迭代了37版。若《浪浪山》海报确为抄袭,可能涉及对核心设计成果的直接挪用。”
法律视角:独创性表达受保护,但需界定“合理借鉴”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,美术作品的保护范围涵盖线条、色彩、构图等“独创性表达”。以《哪吒2》为例,其角色设计中的“火焰文身动态渐变技法”“混天绫机械感伸缩形态”均被法院认定为独创性表达,受法律保护。
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王伟分析:“若《浪浪山》海报在色彩搭配、元素组合、动态效果上与《哪吒2》构成实质性相似,且无法证明独立创作过程,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中的复制权与改编权。但需注意,公共领域元素(如火焰、水墨)本身不受保护,侵权判定需聚焦于‘具体表达’的独创性部分。”
此前,《哪吒2》出品方光线影业曾就手游《仙侠神域》抄袭其角色形象与剧情主线提起诉讼,法院最终认定被告美术设计重合度超80%,构成侵权。此案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判例参考。
行业反响:原创成本高企,抄袭乱象频发
《浪浪山》事件并非个例。2025年春节档,《哪吒2》曾就手游《仙侠神域》抄袭其“灵珠与魔丸转世”剧情、模仿“红蓝水墨”视觉风格提起诉讼,索赔30万元。更早前,2023年上映的《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》因海报风格、角色造型与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高度相似,被网友批评为“信息差诈骗”,最终获评“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动画片”。
“动画行业原创成本极高。”《哪吒2》特效总监在采访中透露,“仅锁链镜头的动态模拟就推翻了37个方案,耗时一年。而抄袭者只需‘Ctrl+C’即可掠夺成果,这对行业创新是致命打击。”
观众声音:支持维权,呼吁尊重原创
在社交媒体平台上,网友对《浪浪山》海报事件的讨论持续发酵。微博话题#浪浪山海报抄袭哪吒2#阅读量已突破2.3亿次,多数网友支持《哪吒2》方维权:“原创者的心血不该被轻易窃取”“抄袭成风只会让行业倒退”。
也有部分观众认为需理性看待:“哪吒、水墨等元素属于公共文化资源,关键看具体设计是否有独创性。”对此,李明设计师回应:“公共领域元素的使用需遵循‘转换性使用’原则,即通过新表达赋予原有元素全新意义。若仅是复制构图与风格,则难言创新。”
出品方回应:暂未置评,行业期待规范引导
截至发稿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出品方尚未对抄袭质疑作出正式回应。而《哪吒2》出品方光线影业则表示:“我们尊重所有创作者的劳动成果,也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守护原创生态。”
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《哪吒2》以百亿票房刷新影史纪录,其IP价值已突破动画领域,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符号。在此背景下,对抄袭行为的零容忍,不仅是对原创者的保护,更是对行业未来的投资。
专家观点
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赵琳认为:“动画行业的竞争本质是创意竞争。唯有建立严格的版权保护机制、提升违法成本,才能激励更多团队投身原创,让‘中国动画’真正走向世界。”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